西绕尼玛在绘制《昌都解放纪念碑》。 郑晓强 何瑞 摄 从半数退学到超出名额 去年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期间,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结业仪式暨学员成果展举行,10名学员完成的20幅唐卡漆画作品亮相昌都市博物馆。 “艺术是共通的。用漆的语言来表现,让唐卡有了新的生命力。”西藏一级唐卡画师、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昌都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西绕尼玛,在参观成果展后,对唐卡漆画十分感兴趣。此次听说举办唐卡漆画培训班,他兴奋地报了名。 在福建导师的指导下,西绕尼玛创作了《贡觉三岩民居碉楼》《昌都解放纪念碑》等作品。“有这么好的平台,如果我们艺人不去思考、不去融入,就会白白错失机会。”西绕尼玛说。 “今年的培训,来了许多像西绕尼玛这样的唐卡名家。”福建省第九批援藏人才、昌都市文化局非遗办副主任唐顺枝介绍,去年选了10名唐卡画师参加培训,但有5人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今年,计划培训30名唐卡画师,39人报名,除1人生病回家外无人退出。 “父亲对唐卡漆画很支持,要求我们认真学,学成后再传授给他本人和更多学徒。”身为家中第9代唐卡绘画传承人,21岁的白玛旺青承载着家族的厚望,“我和父亲觉得创作漆画比传统唐卡快,也会赢得新的市场,能带动更多学徒增收。” 从技法衔接到审美融合 “学员积极性更高了。”两次培训皆担任导师的福建省艺术馆创作部副主任何肃先说,“我们要求每位学员完成2幅作品,很多学员不满足于此,希望作更多画、得到更多指导。” 何肃先坦承,面对唐卡漆画这一新的艺术形态,导师本身也在不断提升认识。 “唐卡漆画是闽藏交流合作的产物。”他介绍道,去年的培训,导师着重从技法层面进行探索,研究、传授如何将漆画技法与唐卡技法相衔接。 今年的培训,传统唐卡六大画派均有传承人参加。“在与各大画派的交流中,我对其不同的审美取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画派讲究拙朴,有的画派讲究精细,我们尊重不同的风格,萃取相应的漆艺,指导绘制唐卡漆画,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融合、价值认同。”在何肃先看来,此次培训更加注重追求唐卡漆画的艺术性。 同时,何肃先对唐卡漆画的市场前景表示看好。他认为,漆画好装裱、接地气,更容易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漆的融合性很强,“漆+”赋能,有利于唐卡与文创产业、旅游产业更好结合。 而通过直播,唐卡漆画也进一步为闽昌两地群众所熟知。 “唐卡漆画从诞生到成长,取得了很大成果。为此,我们将其作为非遗工作中的亮点进行展示。”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介绍,此次直播共吸引近40万人次观看,还吸引了福建不少中小学学生,培养了他们对闽藏非遗文化的热情。 在设于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的福州演播厅内,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唐明修对唐卡漆画高度肯定:“最古老的中华大漆材料,对话承载深厚文化的唐卡,构筑起富有诗意的图像,让更多人从中找到共通的自由和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