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吸引358家企业注册(入驻)。记者 叶义斌 摄 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思想孕育发端于福建,最早探索于福州。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近年来,福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融入“数字中国”“数字福建”建设实践,大力推动“数字福州”发展,有力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市民生活发生了深层次变革。 “数字福州”,正迸发澎湃动力,带来全新气象,展现广阔前景。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面对百舸争流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近年来,福州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数字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统计显示,2019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达3800亿元,增速在20%以上,GDP占比超40%。 在高新区的旗山脚下,鲲鹏产业即将“展翅高飞”。携手华为,海峡星云鲲鹏服务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将于5月实现量产,2020年实现年生产量10万台,可满足我省对国产信创服务器、PC整机的国产化替代需求,这是福州市与华为携手打造鲲鹏产业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 在长乐的东湖之畔,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乘“云”而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国字号”平台进驻,三大运营商、奇虎360、贝瑞和康、比特大陆等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入驻。截至2019年底,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吸引358家企业注册(入驻),注册总资本约384亿元。 在马尾的闽江之畔,物联网产业基地云端“驾物”,目前已建成物联网创新发展中心、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三大物联网平台,156家物联网企业汇聚于此,联手推进物联网的标准制定、产品研发、技术应用等。 在鼓楼的五凤山麓,福州软件园“软硬兼施”,195栋现代楼宇拔地而起“筑巢引凤”,拥有770家软件相关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超千亿元。 有了数字的“赋能”,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同样精彩。 “千人纱,万人布”,这是人们对传统纺织行业的印象。但在长乐恒申合纤科技的生产车间,你却鲜少见到纺织工人的身影。“传统纺织企业年产20万吨锦纶,至少要1100名工人,而在恒申,不超过420人。”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恒申生产车间智能化后,大部分装置由智能化设备操控,人力得到释放,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此外,恒申还安装了一个“数字大脑”,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智能挖掘,让生产更加高效智能。 在福州,还有很多像恒申一样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的传统企业。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的物联网追溯体系,可对基地种植、车间生产和终端销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手机APP客户端可视化查询;福耀玻璃推进“人工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优化”项目,入选了省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东南汽车的信息化系统覆盖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企业所有的业务场景…… “以‘数字福州’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今年将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300亿元。”市大数据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青雅说,将继续升级数字新基建,加快推进数据开发利用,做大做强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五大数字基地,加速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平台效应,深化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合作,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福州集聚,让福州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