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大龟习俗

2021-12-22 17:24 来源: 责任编辑:吴晓芳

龟是长寿的象征,与麟凤龙并称“四灵”,民间历来有摆寿龟的传统。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大卿宫摆寿龟习俗始于南宋绍兴年间。在每年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圣诞日,村中张爱文、陈豹尾两大姓氏的每户人家,均用大米面各做一头糯米糖小寿龟,供奉保生大帝,不曾间断。

清康熙年间,当地的陈应奎出任南乐县令,在他的协调下,原来家家户户做小寿龟,改成合做100斤重的糯米糖大寿龟,外形如同一张八仙桌的桌面大小。从此,大寿龟成为大卿宫最虔诚的供品,摆大龟成为这里每年三月十五日固定举行的习俗活动,历史上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文佳作。

“摆大龟”的同时,大卿宫还摆有小碟瓷花、糖塑食品等特色供品,加上轮番上演的舞龙斗狮、南音曲艺、高甲木偶戏等,吸引数万市民前来朝圣进香、观赏休闲,游客络绎不绝,昼夜人山人海,成为德化奇特而热闹非凡的民俗胜景。

“摆大龟习俗”于2020年被列入泉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摆大龟活动现场(泉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摆大龟活动现场(泉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们观看大龟(泉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