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长校打锡技艺

2021-11-16 11:24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清流长校镇留坑村打锡工艺于明朝初年从浙江引进。相传其时留坑聪明英俊的小伙子娶钱塘女子为妻,其岳父是浙江有名的锡器制作师傅。女儿出嫁,嫁妆中就有一堂锡器,包括酒壶、茶壶、油壶、腊壶、暖壶、宝鹤壶、烛台、灯光等8大件。这些赏心悦目、高雅堂皇的锡器,既是家庭实用品,又是工艺欣赏品,还可作传家之宝,引得村民青睐,一些有钱人家纷纷来到小伙子家拜托定制。小伙子看到了商机,决定操起岳父家所学,在村中开起了打锡店,为乡亲们打制锡器,由于他人缘好,手艺精,生意十分兴隆,村里有兴趣的年轻人也纷纷前来学艺,从此打锡手艺开始在留坑村传承开来,打锡成为留坑男人的重要谋生手段,留坑锡器从此远近闻名。到了明清年间,长校四堡锡店开到了永安、龙岩、上杭、长汀、宁化、归化、将乐、石城、泰宁、建宁、尤溪、沙县、赣州、瑞金等20多个州、县,并在50余个村镇码头开设固定的锡器店,影响相当广泛。

长校锡器制作精细,它由炼锡直至制成锡器成品需要经过20余道工序。须先将锡块或旧锡皿放入小炉锅里熔成锡液,待温度适中时将锡液倒入石板模中,形成一片片厚薄均匀的锡箔,再按设计好的器皿图形裁剪,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吹焊”,如酒壶须焊上酒壶提手及壶嘴等,需焊得天衣无缝,方可大功告成。2019年2月,清流长校打锡技艺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长校打錫传统工艺(各种成品锡器)

长校打錫传统工艺(各种打錫工具)

长校打錫传统工艺(出模)

长校打錫传统工艺(福寿模具与成品字对比)

长校打錫传统工艺(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