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

2021-11-16 11:24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始于宋元时期,2016——2017年,将乐县万全乡宋碗碟墩窑遗址的发掘和南口乡小拔村出土的南宋至元代窑遗址,为分室龙窑址提供了实物佐证。

分室龙窑是中国传统陶瓷烧制的重要窑体样式,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到了近代,各地分室龙窑大多已被废弃,但将乐的“陈记柴窑”,仍保留着自清朝乾隆年间传承至今的完整的分室龙窑传统制作技艺,而且分室龙窑所具有的建造成本低,生产使用便利,烧制产品质量可靠等优势,受到省内外陶瓷业主的欢迎。分室龙窑的主要特点有:一、依势而建:南方多丘陵山地,可择山岭背斜之地建窑,降低建造成本。二、用料多选:建造窑体所需要泥料就地取材,方便快捷。三、燃料多选:燃料不拘,杂木、松木、杉木、毛竹、煤炭、燃油等均可使用。四、控温简单: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窑内的大概温度,另窑内放有火标,可用铁钩取出,便于随时观察釉面情况。五、操作人员少:烧窑头时只需1人投放燃料,烧第二室之后也只需2人操作。六、劳动强度低:烧窑人可以坐在投柴孔前往里添加燃料。七、分室升温:可根据烧制的不同产品分别装入不同的窑室,用适合的温度烧制适合的釉面,也可在一窑中分别烧制瓷器和陶器。八、选室烧制:可根据产品数量选择烧火室数。如赶货时可选择1、2室烧制,货多时再增加1、2室烧制,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燃料成本和烧窑用时。九、装窑方式多样:窑内可以用硅板搭架安放陶瓷坯,也可以用匣钵装套陶瓷坯,还可以直接把陶瓷墩放于窑内。十、升温迅速可控时长:窑头预热和烧好时间短,到第二室开始每室时间只需要2.5个小时就可以把温度上升到1350摄氏度,在每一个温度段可以拉长温度时间。“陈记柴窑”传人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其工序有1、选窑址 2、定柱盖棚 3、寻找硬木 4、制作砖架(分做三种规格) 5、制作砖锤 6、寻土备料 7、打砖(计算明砖、半明、尖砖每种块数) 8、风干、堆垛、存放砖块 9、窑体斜度量定 10、调准窑基中线 11、计算每室长度 12、放置各室中砖 13、量定各室宽度 14、分室挖基 15、铺设风箱基砖 16、设定通风孔 17、铺设各室基砖 18、设定各室过火孔 19、调制粘结剂 20、砌筑风箱 21、砌筑各室横墙 22、砌筑各室窑门 23、砌筑各室直墙 24、砌筑烧柴孔 25、砌筑窑棚 26、砌筑烟囱 27、清基取沟 28、砌筑护墙 29、熟烧窑体 30、窑内刷浆 31、窑棚填缝注浆 32、设置窑内火道 33、铺设窑内梯砖 34、犁定档火砖 35、封堵窑门 36、高温烧窑。

2000年和2001年,陈克余师傅应邀在本省多地援建多室龙窑,还把整套烧窑控温技术传授给使用者,其间还远涉我国瓷都景德镇,为王氏、张氏建造了一条8室龙窑,得到一致好评。将乐高岭土资源丰富,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对推动当地陶瓷业的发展和传承我国传统陶瓷文化有着特殊意义。

2019年2月,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将乐万全分室龙窑考古发掘现场。

陈振云父母在预制窑砖。

陈振云在精心铺设窑基。

陈克余、陈振云父子在盖窑棚。

陈克余将口建窑。

陈振云在观察窑体(陈圣洁 摄)。

陈振云在维护龙窑(陈圣洁摄)。

龙窑旁的等待。

龙窑窑内炙热的高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