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微雕技艺

2021-11-16 11:24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明溪县微雕技艺源于清代毛氏家族,传承至今七代近200年。

毛氏微雕工艺分平面微雕和三维立体微雕。平面微雕的特点是显现凹凸感,材质小到可在毛发上创作唐诗宋词或在一厘米见方的寿山石小印章上刻篆书“百寿”;三维立体微雕是将平雕、镂雕、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艺融为一体,可在大米粒上进行人物、花鸟、景观的创作。完整的传统微雕工艺流程包括:选材、切胚、画格、布局、微精加工、填色、打模、精雕、抛光、组合、上架等,其中精雕是工艺中的关键。所用材质涉及广泛,如寿山石、叶蜡石、贵金属、象牙、珍珠、瓷片、竹木条块、粒核、毛发、大米粒等均可上手。微雕施工面积极小,主要靠经验来运刀、运针,运力必须稳、准,才能把握刀具在材料上行走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因此老匠人所用刻刀多为自制,如今也借助切割机、角磨机、油锯、线锯机、高转切割机、雕刻刀头、高倍雕刻放大镜、双目光学显微镜、无尘空压管道涡轮机组等先进工具。

明溪微雕作品题材多样、形态精美,寓意祥和。获奖作品有历史题材的《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道德经》《宋词》;现代题材的《中国梦》《奔向更大的辉煌》《黄河万里图》;吉祥题材的《中华百寿图》《中华万寿图》《百壶争艳》《寿悦盛世》《佛光普照延年康寿》等。毛氏微雕传人毛新华、毛祚胜论文《当代中国微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论寿山石微雕的传承与创新》《多元材料雕刻中相关微雕技法探索》等6篇论文在《海峡工艺美术》《艺术品鉴》《宝藏》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微雕作品《帅印——孙子兵法》《福在眼前》《圆梦三明》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馆、香港东方艺术博物馆、三明市博物馆收藏。这些作品是雕刻师智商和心力的结晶,其中的一刀一錾皆注入了他们的智慧、汗水和爱心。

微雕是中华雕刻艺术中最为精细的雕刻技艺,殷商甲骨文就已出现微型雕刻,至明清时期,这一技艺已日臻成熟,微雕作品也从文人墨客的高雅把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日用品,日益体现出它们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2019年2月,明溪微雕技艺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必胜》作品

葫芦银口镶嵌工艺制作中

《中国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