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居敬“二十四孝”诗选及怜目唱本

2021-11-16 11:24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华夏数千年历史培育、诞生和发展了孝文化。东汉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朝廷讲求“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延至宋代,程朱理学更是把孝推升到“天理”的高度。元代,尤溪儒生郭居敬编著了图文《二十四孝》,其核心理念贯穿元、明、清几代数百年,影响是全国性的。

郭居敬,元代尤溪县小村人(后为广平村,今为大田县广平镇)。笃学儒生,好诗文,事亲至孝,隐居不仕。他选择了虞舜以下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并配诗作序,编撰成《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后又作描述文人文房文事的《百香诗》,广为世人所知。在“孝”的理念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封建社会,《二十四孝》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书中所选孝子孝行为各个阶层的人树立了榜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使得《二十四孝》不但成为元明清以来儿童的孝道启蒙教材,其故事也在国内广泛流传,并传播到了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周边国家。

尤溪、大田两地在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重视对郭居敬孝文化的研究。尤溪县于2008年编辑刊印了《郭居敬与全相二十四孝》和绝版诗词《百香诗》;2012年出版《手绘二十四孝》邮票珍藏册,并积极向邮政总局申报,于2014年成功推动二十四孝故事入选《中华孝道》特种邮票。近年又将“郭居敬与二十四孝故事”融入尤溪“百孝园”、朱子文化广场、紫阳公园等景区文化建设中去,以巨型文化柱、影雕、小景等艺术形式,展现传统孝道文化,让市民和过往游客得到熏陶。大田县于2016年起,组织专业人员对郭居敬的生平及其作品“二十四孝”及“百香诗”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收集整理了郭居敬为当地盲人谋生编写的“二十四孝”民间说唱孝典《目怜拱》,编印了《二十四孝与百香诗》《郭居敬生平与作品研究》和《郭居敬孝文化》等文集。近年又结合县城整体规划,建设了岩城广场“二十四孝柱”、均溪河滨栈道“二十四孝”浮雕护栏,修建“二十四孝”文化墙;在广平镇建成了居敬书院、郭居敬研究院、二十四孝研究院、百香诗院。同时,举办两届全县“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将孝星孝行故事编印成《孝满岩城》的学校课外读物;开展“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郭居敬孝文化宣传周活动。

研究郭居敬孝道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让孝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孝老爱亲、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对于今天的城乡文明建设仍有现实意义。2019年2月,郭居敬“二十四孝”诗选及怜目唱本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现藏于日本的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的郭居敬《新刊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抄本,明确了“二十四孝诗选”作者。

尤溪县于2008年编辑刊印《郭居敬与全相二十四孝》,2012年又出版《手绘二十四孝》邮票珍藏册。

明万历十年《重修延平府志》中关于“郭居敬”的记载内容影印件。(郭立新 摄)

万历四十二年《大田县志》中关于“郭居敬”的记载内容影印件。(郭立新 摄)

大田县郭居敬研究院、二十四孝文化研究院、百香诗院。(郭立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