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斩蛇”传说故事出自东晋著名文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距今已1600多年。它生动地体现了将乐少女英雄李寄为民除害的精神和机智的品格,反映了人民大众与邪恶、灾害作斗争的愿望,加之故事情节奇崛,人物生动丰满而深受人们喜爱。传说还反映了战国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故事中丰富的民风民俗内容,对了解闽西北的风土人情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将乐人以李寄为荣,在故事流传中发挥大众智慧,修改、加工,取精华,弃糟粕,突出赞颂了李寄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使得人物形象对比更加鲜明,故事结构更加完整。为彰显李寄正义果敢的精神,将乐县在水南江滨公园树立了“李寄斩蛇”雕像,建立了少儿教育基地。将乐文艺界还创作了不少有关李寄的作品,其中南词曲艺剧本《李寄斩蛇》获得福建省首届“丹桂奖”少儿曲艺大赛儿童组二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荣获三等奖,使得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登上了现代文艺舞台。 如今,李寄斩蛇的故事,常以连环画、戏剧、曲艺等形式出现,大大丰富了中国民间文艺的宝库,充分展示了民间文学的魅力。2017年1月,民间文学《李寄斩蛇》传说入选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黄寿祺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析》(上)封面与目录(陈圣洁 摄) 朱东润编著《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封面与目录(陈圣洁 摄) 将乐南词说唱《李寄斩蛇》喜获全国第六届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