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元宵福”是寿宁县南阳镇村居民众在元宵期间的民俗祈福活动,伴随村民走过了千年的历史。 “元宵福”的产生与形成于一个传奇而又真实的故事。据《龚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龚氏第九世孙龚子杰奉旨负责押运粮食到北京的宛平县。运粮船只行至江苏扬子江时,遭遇狂风巨浪,眼看就要被掀翻。这时河神晏公,平息了这场风浪,化险为夷。龚子杰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授官带。为了感恩河神晏公的护佑,龚子杰回到南阳,建造晏公神庙一座,在每年元宵期间开展祭拜祈福四季平安的民俗活动,“元宵福”由此而来。 “元宵福”早期以龚氏宗亲为主,后扩大到其他各姓。活动历时七天,由村中每年祈选担任福首,村里的南阳龚氏管委会,负责参与日常事务管理。活动主要场所在南阳镇龚氏祠堂。周边群众参与活动热情和积极性极高,人数众多,是南阳元宵福一直以来传承繁荣兴旺的根本。元宵祈福的民间节目丰富,有珍藏于民间绝活如吃瓷杯、吞筷子、搭九楼、驼八仙、过火坑、乡人傩等传统节目。民谚“一出元宵一出戏”,道尽了元宵祈福热闹非常。。(宁德市委宣传部 供图) 花船队 品尝馒头 祈福 迎神踩街队伍 在龚氏祠堂百家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