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四平傀儡戏,以曾流行于福建南曲系统的弋阳腔衍变的四平腔为声腔的一种傀儡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其他戏曲有性质区别的班坛结构。传承人在父子、祖孙、兄弟、叔侄之间传承的严格的家族传承制度,保存了陈靖姑、华光等民间信仰人物故事的剧目,不同于其他戏曲的固定的三十六身傀儡角色和放固定角色位置的行当,戏台独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在闽东北地区的寿宁、福安、政和、屏南等县广泛流行。清中叶后,受北方乱弹声腔影响,许多班社改演乱弹戏,四平傀儡戏趋于衰落。但是在地处偏僻之寿宁、政和等地山区,这种与民众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动关系密切的四平傀儡戏依然活跃于传统的世俗生活中。 寿宁四平傀儡戏,属道教闾山派或茅山派,同时信奉梨园教,从宗教文化内蕴看,其宗教功用已超出一般戏剧。这些对于保护地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民间风俗以及特色剧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德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12年春节,岱阳四平傀儡戏班为中央电视台演出《奶娘传》,吴根子任主演 2012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在下房村拍摄电影片与全体傀偶班及福首合影,吴根子在后排(叶明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