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面制作技艺

2021-11-14 16:08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清末,古田鹤塘村黄德修一家人以经营牛羊肉铺为生。有一年,由于旱灾,年底的时候赊出去肉账收不回,眼看就没年过了,主人把牛、羊、猪的骨头、内脏与磨粿切块,一锅混合起来烹煮,没想到这样的味道特别好。黄德修因为肉钱收不回来,第二年就没本钱继续开肉铺。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黄德修硬着头皮,将自己的肉铺改成经营煮磨粿的小吃店,不成想人人对这种新兴的小吃赞不绝口,开始人们称其为“磨粿面”。黄德修见生意还可以,就着意沿用原来肉铺“温记”老字号,起名“温记”粿面。很快,粿面这个名词就在鹤塘流传开来。第四代传承人黄聿温经长期学习、研制重新改良了粿面制作的配方,调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稳定了粿面的质量,经其手制作的粿面,汤清、口感好、有嚼头,大受欢迎,已然成为鹤塘酒席一道必备佳肴。2016年1月,粿面制作技艺(古田)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宁德市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