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下洋客家大锣鼓吹

2021-11-11 16:25 来源: 责任编辑:陈美玉

永定下洋客家大锣鼓吹,原名“客家八音”是从汉乐八音派生出来的演奏艺术。主要由唢呐、萧、大鼓、锣、钹、铛、钟、板等八种民间吹打乐器组合而成,其中,敲打乐器的六种,吹奏乐器两种。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大鼓为中心,唢呐为领奏的合奏形式。不同乐器的吹奏敲击,发出轻、重、缓、急的音色,节奏悦耳动听,演奏出整个大锣鼓吹绮丽清朗、刚柔相济的豪华乐章。

下洋大锣鼓吹源远流长,是汉族客家的古老文化。客家人几千年南迁,从“音乐随人”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下洋大锣鼓吹的独特风格,下洋人民婚丧、嫁娶、迎神、祭祀、添丁、高进等重大活动都离不了下洋大锣鼓吹。它是下洋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客家大锣鼓吹”乐器 。(供图 胡建有)

广东大埔梓里迎神“客家锣鼓吹“行锣。

广东大埔2017年9月迎三圣公王,“客家大锣鼓吹”站立式表演。(供图 张伍群)

在永定区下坑广场,参加“厚德永定”新春文艺汇演。

在永定区下坑广场,参加“厚德永定”新春文艺汇演。

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举行敬神活动。

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举行敬神活动。

永定区大阜村举行迎神活动,传承(客家大锣鼓吹)。(供图 胡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