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竹岭紧邻连城莒溪,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人口稀少,海拔高达1000米,森林覆盖率72%,适宜的气候和肥美的林地腐殖层所产的毛竹资源丰富,满足造纸需求。明清时期,闽西手工纸生产进入巅峰,闽西手工纸生产的核心区——连城曲溪、姑田、莒溪随着手工纸业的繁荣,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扩大家族的生存空间,寻找适宜造纸的安居之地,明万历年间浮竹岭池氏开基祖——池春福便率族从连城莒溪迁居浮竹岭种竹、造纸。 雍乾年间江西兴国的纸帘师傅翁仁岩找到浮竹岭,教授池英传等人油竹种植与纸帘制作技艺。 浮竹岭纸帘一经问世,便以篾性强韧、经久耐用的品质,加上做工精良、帘面平整,很快就取代原有用苦竹生产的纸帘,连史纸、毛边纸、玉扣纸等文化用纸的作坊都纷纷采购。从此,浮竹岭告别造纸,世代以打帘为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纸帘制作技艺自清雍乾年间传到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浮竹村,至今已整整传承15代人,历经300年。做工精良、经久耐用的纸帘让浮竹岭成为了闽西乃至福建生产高档用纸纸帘的唯一产地,每年生产纸帘不少于5000张。 但随着手工纸生产的萎缩和从业人员老化,产量跌到不足100张。直到20世纪90年代,韩国、台湾地区的手工纸生产企业(近400纸槽)进军大陆市场,第十四代传人池炎钦受聘生产纸帘,古老的闽西传统技艺又发新芽。目前,浮竹岭纸帘产量恢复到年产1100张左右,主要销往浙江、安徽、山西、台湾等省和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传统技艺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浮竹岭纸帘技艺不仅是闽西优秀的传统技艺,也是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下推进“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的重要特色产业。手工纸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纸帘制作与从业人员的收入,从业人员纷纷进城务工,加上制帘的辛劳和城乡差别的日益扩大,年青一代不愿再从事制帘,全村全面掌握纸帘技艺的不足10人,且大多年事已高,浮竹岭纸帘制作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2014年浮竹岭纸帘制作技艺源流 2021年浮竹岭砍伐油竹 2014年浮竹岭老艺人分丝工艺 2014年浮竹岭老艺人拉丝工艺 2014年浮竹岭老艺人编帘工艺 2014年浮竹岭成品纸帘 2014年浮竹岭竹片制作 2018年母子用浮竹岭制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