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歌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曲艺。主要流传于上杭、永定等地,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数百年来深受群众喜爱。竹板歌原是乞丐走村串户为讨饭唱的歌,竹板歌又有叫化哥之说,演唱时用四块特制的竹板敲打节奏和过门,因此叫它竹板歌。 竹板歌,一般由一人或一男一女演唱,传统伴奏乐器只有四块6寸长的小竹板,双手分执,有单击、联珠、拉锯、刮板手法。演唱内容分短歌和长歌。短歌以单首歌或几首歌为主,长歌则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一个曲目长达几十首或上百首。短歌大多唱吉祥话,讨东家欢心的内容。长歌叙事性内容,说唱的形式,如《爹娘恩情比天高》《三十劝老人》《赵玉麟与梁四珍》《薛仁贵征东》《珍珠塔》《林昭德》等。在演唱曲调只有5句,但演唱者可在节奏上、音调上略作变化,使人百听不厌。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为表演作准备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竹板歌传承人邱永发在公园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