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9月29日讯“平和县之所以能在去年6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创新实施‘养鸡生蛋’工程。”昨日,在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和专场上,平和县委书记郭德志介绍道。该工程是平和推进扶贫资金整合优化、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化零为整破解扶贫资金碎片化 平和县的扶贫资金涉及23个专项,以往的做法是各个专项资金分散使用,存在“撒糊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以前使用扶贫资金,哪一个贫困户有苦难就给补助一点钱,虽然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平和县县委书记表示。 为此,平和县利用省财政厅赋予平和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自主权和全市实施扶贫资金精准使用长效机制试点县的政策优势,探索实施精准扶贫“养鸡生蛋”工程,设立有偿扶贫基金,统筹整合资金1亿元,将其中4000万元定向投资入股平和县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旅游开发项目,按年6%获取投资收益;另外,6000万元定向投资入股福建兴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认购平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0万股股权,把“固定收益”全部用于精准扶贫。 这两项定向投资是该县“借鸡生蛋”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借”得各级扶贫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养了两只“金母鸡”。“‘金母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源源不断地‘下蛋’,让资金使用、群众收益有了延续性。”郭德志介绍。4年来,平和县共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2亿元,从根本上破解资金使用“碎片化”问题,形成了扶贫长效机制。 养好“鸡”,还要用好“蛋”。在“养鸡生蛋”工程实施过程中,平和县建立广泛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重点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协调问题;同时,精心设计整合平台,避免出现项目单位多头申请、资金分散使用现象,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依托中介机构,对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确保让“蛋孵鸡”“鸡生蛋”的效率达到最佳。 —平和创新实施“养鸡生蛋”工程扶贫长效机制 受益于民扶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硬骨头。“一些贫困户经过努力本来已经脱贫,但是,一场大病或者意外事故,就让这些家庭重新跌回贫困线下,我们称这些对象为‘相对贫困户’。”郭德志介绍。平和县对此也摸索出对策。 在发布会上,郭德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南胜镇脱贫户林某深,他的妻子胡某云患病住院治疗共花了医疗费16.4万元,医保统筹基金支付12万元,剩余的将近4.4万元如果没有兜底保险,对一名贫困户而言无疑还是不小的负担。因为有了兜底保险,他自己这笔钱就由保险公司支付,基本不用自己花钱,确保他们不会因病返贫。 而这些由保险公司兜底支付的钱则来自“金母鸡”产下的“金蛋”。2018年4月,收到平和旅投公司第一季度收益款120万元后,该县扶贫办马上采取“政府出资+专项扶贫+保险公司让利+贫困户参与”模式,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25人购买“意外、重疾综合保险”,最高赔偿金额可以达到12万元。 靠着“金母鸡”下的“金蛋”,平和县国强乡乾岭村村民黄三九同样受“益”匪浅。几年前,他从平和农信社获得了5万元增收脱贫贷款,将资金投资到种植蜜柚、发展林下经济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他的经济收入翻了好几番。“往年我靠打短工,一年纯收入顶多六七千块钱,生活艰难,现在靠种柚子和林下养殖,一年纯收入加起来有5万元。”在发布会上,他充满感激地说。目前,该县信用联社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1694笔7435万元,共有5669名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据了解,“养鸡生蛋”工程的收益金主要有四种用途,即:保医疗,补足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需要低保政策兜底、补足全县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缺口,并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意外、重疾和医药费兜底保险;保住房,用于解决部分贫困户住房没有独立卫生间等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保增收,为贫困户种植的蜜柚全部投保价格指数保险,保障贫困户种植的蜜柚不亏本、有微利;保全覆盖,用于与贫困户共同生活、无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员纳入线下管理,享受扶贫政策,所需资金由“养鸡生蛋”工程收益金支付,做到在平和这片土地上的贫困户,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定向投资、固定收益”的模式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平和县累计收益已达到2140万元,所获得效益惠及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