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收集”助力厦门翔安村居环境“蝶变”

2020-06-08 17:28 陈晓青 来源: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潘超

“上门收集”助力村居环境“蝶变”

翔安市政集团主动作为,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

翔安市政集团主动作为,实现翔安区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林东旭 摄

无噪音、无扬尘、体积小的电动清扫车穿梭在翔安大街小巷。林云霞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李秋玲)2018年以来,厦门连续六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通报中名列第一。城区垃圾分类处理已有一些成熟的做法和成效,但农村受基础设施配套、村民生活习惯养成和居住分布分散影响,生活垃圾分类仍困难重重。翔安市政集团以国企的责任担当,在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以面前埔村先行先试为突破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新模式。

一村一村地捋,从试点村延伸至试点镇。今年元旦起,翔安市政集团按下城乡环卫一体化“加速键”,集团下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全面接管翔安区110个村(居)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工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开辟出了一条村民能参与、面上能推广、长期能持续、效果能保证的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新模式,让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美丽“蝶变”。

旧貌

垃圾乱堆乱倒影响生活

马巷镇郑坂社区常住人口约3338人,外来人口约20234人。作为主要的人口密集点和商业繁华点,郑坂社区店铺林立,还有一个大型菜市场,保洁压力大。

曾经,无论是村庄建设土头垃圾还是村民房前屋后产生的生活垃圾,因无处消纳,被随意堆积在道路两侧、村庄边角地或卫生死角。一到夏天,住在这些垃圾堆附近的村民就遭殃了。“苍蝇蚊虫特别多,家里的窗户都开不得,太臭了。”郑阿伯住在村里五六十年了,后来进了城,在儿子家住了一阵子。他感觉,和城里一比,村里的卫生环境差了许多。

的确,翔安市政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旭光也透露,在他们接管郑坂社区城乡一体化保洁工作之前,由于外来人口众多,村里每日产生的垃圾量较大,存在不少卫生死角,是社区考评的“扣分点”。

整治

用身边人和数据有效带动

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乱象,去年7月开始,翔安市政集团开始在新圩镇面前埔村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模式。

近日,记者走进面前埔村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前角落里都有一个绿黄颜色的“两色”垃圾桶。走近一看,垃圾桶上印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底部还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数字编号。

“这个固定编号对应着每个家庭户的门牌号。”新圩镇面前埔村村民老郭告诉记者,从去年7月开始,每天都有环卫工到村里上门收集垃圾。

“说实话,刚开始大伙儿不习惯,还都喜欢自己倒。”老郭坦言,他的垃圾分类知识还都是孙子和媳妇教的。原来,为了加强全民宣传,翔安市政集团协调镇村开展了10场垃圾分类培训会议,面前埔村将近500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以“嫂子”“孩子”为宣传重点,向妇女和儿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他们带动全家人共同参与,通过“大手”拉“小手”,有效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与分类率。

此外,垃圾分类专管员每天跟随收集车辆,实地查看每家每户垃圾分类情况并入户宣传指导,并做好分类率、投放率数据分析。对于一些分类准确率低的“重点户”,还结合数据分析表,邀请村官、小组长、党员志愿者上门开展分类宣传与指导。对于这种方式,村民们调侃道:“现在都有数据库了,谁家垃圾分类不好,就会在村广播、微信群里被提醒,被念到怪不好意思的。”

去年11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模式扩大到新圩镇后亭村、金柄村,并逐步在新圩全镇开展。今年3月,翔安“四镇一街”陆续启动该模式;5月15日,翔安市政集团已完成对全区110个行政村、350多个自然村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全覆盖。至此,翔安成为厦门首个实现农村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的区。

新颜

新设备助力村子“脱胎换骨”

“不仅村路上干干净净,角落里也不见了垃圾,村里的环境大变样了!”不管是郑坂社区,还是面前埔村,村民都真切感受到村子整洁干净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这种整洁并不是面上工程,而是成了村容村貌的常态。

在村民眼中,变化大的还有村里的垃圾池。在新圩镇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前,古宅、后埔、金柄、凤路四个村村口都有露天垃圾池,垃圾分类不到位,垃圾落地、污水横流时有发生。翔安市政集团介入管养以后,在新圩镇政府、集团领导的坚定支持和有力推动下,翔安区544个露天垃圾池全部废除,并摆上密闭分类桶,从根本上解决了乱倒、脏、臭问题,也减少了垃圾落地现象。

近来,大嶝街道的居民郑女士很疑惑:“为什么村里的垃圾桶越来越少,但垃圾却减少了很多?”原来,翔安市政集团正在推行“撤桶入户”行动,逐步取消村(居)道路上摆放的各类垃圾收集容器,大嶝街道有100多个垃圾桶直运点位已撤除。

目前,翔安农村垃圾临时转运点位与垃圾桶变少了,现场作业的环卫工人也变少了,但村容村貌却得到了有效提升。电动清扫车、电动高压清洗车、电动垃圾收集车……这些无扬尘、体积小、环保高效的“保洁神器”遍布翔安农村每个角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据了解,翔安市政集团配备758辆各种类型转运车辆用于生活垃圾收集,新投入5部大型清扫车、5部水车、28部小型电动清扫车、94部八桶车、6部小型电动清洗车,已实行常态化机扫和保洁工作,并覆盖全区各村(居)。下一步,翔安市政集团还将持续投入车辆设备,为村容保洁提质增效助力。

相关链接

“厕所革命”

让“方便”更方便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全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后,翔安市政集团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模式全面介入农村公厕管养,由“杂牌军”变为“正规军”。针对农村公厕基础不配套、设施破损严重的短板,集团果断按下提升改造“快捷键”。

今年3月底,翔安市政集团下属市政工程公司受委托,完成了新圩镇诗坂村、面前埔村等12座农村公厕的提升改造。改造后的12座公厕,拆除了原有窗户、墙砖、地砖,更换洁具、加装铝合金窗及隔断,并对公厕供水、排水管线、用电线路进行重新布线改造,改善了公厕室内的采光与通风效果,大大提升了实用功能和卫生状况。

4月底,市政工程公司再传捷报,内厝镇新垵村、新店镇溪尾社区、大嶝街道上蟳窟西里等11座农村公厕也完成了提升改造。下一步,翔安区拟投入2300余万元对其余323座农村公厕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力争今年6月30日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现在各个村公厕弄得不比写字楼、商场的差,设施也很完善。”不难看出,干净、明亮、无味、舒适的如厕环境,在美化乡村面貌的同时,让村民“方便”之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