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张哲昊)平潭四周环海、沙滩广阔,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更是造就了这座海岛丰富的贝壳资源。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贝类品种之盛,多达169种。 在贝雕工匠手中,千奇百状的贝壳可精心雕琢成花鸟、山水、人物等浮雕,远观造型优美,近看栩栩如生。自上世纪50年代起,平潭贝雕经历了市场萌芽、兴盛、繁荣,后来日渐衰落的历史演变。 幸运的是,踏入21世纪,这项传统工艺在许多有志之士的保护下,逐渐复苏,迎来了发展良机。 平潭贝雕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詹胜便是其中之一。近日,在平潭贝雕艺术馆,记者见到了詹胜,听他讲述自己的“贝雕人生”。 抢救贝雕,走上传承路 工作中的詹胜。东南网记者 张哲昊摄 贝雕是最具平潭特色的民间工艺,至今已走过六十余载的历史。 早在1955年,平潭就创办了全国首家国营贝雕工艺厂,上世纪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据介绍,贝雕工艺厂那时有数百名员工,加上“家属工”有上千人之多,其生产的贝雕造型别致、颇具韵味,深受消费者青睐,还曾出口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詹胜是土生土长的“平潭郎”,出生于1969年,家人大多从事文化艺术行业。他的表哥、表姐当时都在贝雕厂工作,常常把贝雕带回家里加工赚“外快”。正是在这样浓厚的氛围之下,詹胜与贝雕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这门手艺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回忆。 1987年,走出校门的詹胜选择师从知名画家,同时也是自己姐夫的许学明,进一步学习美术。随后,他当起了个体户,先后涉及家具、装修、广告等行业,从事装饰画、木雕、玻璃画雕刻等艺术创作。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时代变化、国企改制、市场消弭等因素,平潭贝雕工艺厂倒闭,存留的贝雕艺术品大多散落在民间,名噪一时的平潭贝雕产业逐渐沉寂。“贝雕艺术是平潭文化的根与魂,是数代人的美好回忆,其价值不可估量,若是‘弄丢’了,被后人遗忘,这将是一大损失!”詹胜痛心疾首地说。 彼时,詹胜与哥哥詹立新交流起了“抢救贝雕”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走上了非遗传承之路。 说干就干。他们开始四处收集流失民间的贝雕作品,近20年来前后搜罗了数千件贝雕,并置于工作室中,俨然是一个贝雕博物馆。他们还开设了贝雕专营店,贩卖精致的贝壳工艺品。 尽管贝雕专营店生意平平,却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顾客们多是平潭本地人,他们来参观、选货的时候会告诉我,贝雕终于又重现江湖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詹胜说。 中年学艺,终圆“贝雕梦” 詹胜的作品《亭亭玉立》。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技艺精湛的詹胜,是步入中年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贝雕创作的。 2012年,詹胜、詹立新两兄弟携手姚仁贵、林銮彬、曾光艺、陈登钦、李艺诸等一众资深手艺人,注册成立福建映像海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从事贝雕设计、经营、修复等,全力打造贝雕传承团队。同一时间,詹胜拜师姚仁贵,学习贝雕技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刚入门时,他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前辈的贝雕作品,直到将细枝末节都印刻在脑海里。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接触贝雕之前,曾长年从事雕刻技艺,因此上手很快,没多久就开始自行设计创作。 渐渐地,詹胜的技艺纯熟了起来,创作出了《鹦鸣唤友》、《伴侣》等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他还在保留贝雕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了个人风格。“我的作品并不局限于飞禽走兽、山水草木等传统样式,而是注重植入在地文化符号,使作品更贴近生活。”他说。 詹胜创作的贝雕《活蟹》。 受访者供图 詹胜的作品《活蟹》就是以平潭特产——金鲟为灵感创作的,这也是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生动诠释。他说:“传统的贝雕作品一般是静态的,我希望能有所创新,制作出能够‘动起来’的作品。” 为了用贝壳制作出逼真的金鲟,詹胜特意买来了两只金鲟,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还用游标卡尺精确衡量金鲟每个部位的尺寸,并将自己的构思一一画在设计图中。“为了能做出逼真的‘金鲟’,我选择黑蝶贝作为基底,用喷枪来焊接贝壳,让纹路更加清晰。”詹胜说。 经过反复地精雕细磨、堆贴组装,詹胜成功让“金鲟”的前肢兼具弹性和力度,每一只蟹脚都可曲折,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门‘指尖上的艺术’,从设计、分解,到黏合、拼合,其制作工序多达数十道,一件作品常常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手工打磨。”说起贝雕的制作步骤,他如数家珍。 秉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詹胜苦练“内功”,在贝雕圈子里有了一席之地,并获得了市场和收藏界的认可。如今,他的作品最高可以卖出上万元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