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突破瓶颈,保障我市项目顺利推进,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效能办等,就干部一线考核激励、打击违法阻工闹事、项目案件快审快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项目攻坚保障措施,全力做好项目保障服务工作。 市委组织部 出台专项考核识别培养干部 日前,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在项目攻坚活动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的通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对干部的激励约束,进一步形成在项目建设中考察识别和培养使用干部的导向,调动一线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具体而言,根据项目攻坚和“五个一批”工作的实际,重点考核责任单位负责人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力量配备、推进力度和解决突出矛盾等方面表现情况,以及在“急、难、险、重、突”一线干部的工作实绩、作用发挥情况等。为规范程序,组织部将根据要求确定拟受检项目,结合项目建设需要,抽调力量开展专项考核,全面深入了解干部表现,并坚持在基层干部群众、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注重向环保、规划、土地、审计、信访等部门及项目所在地等基层党组织、派出所和干部群众中,了解获取考核对象在项目攻坚一线的工作情况。 经过综合评定,发现掌握一批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以及不作为、不担责、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两头”干部,具体实施奖惩。专项考核材料归入干部考察档案,对专项考核优秀等次的干部,根据考核年度确定优秀等次,并视情况予以表彰、优先使用或者重点培养;对专项考核被评为差等次的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采取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进行组织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干部表现将与原所在单位绩效评估挂钩,倒逼单位党委(党组)选出优秀干部,到项目攻坚一线磨炼。 市公安局 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市公安局将通过系列措施,充分发挥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职能,全力服务保障“城建攻坚2018”工作的顺利开展。 围绕今年重点项目建设,市公安局将深入开展风险摸排和预警分析,抓好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消除隐患。同时,坚决打击阻碍项目施工推进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与此同时,优化审批方式,创新动态服务,为重点项目审批开设快速通道,搭建微信咨询服务群,主动上门服务,解答企业在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确保有关行政审批及时高效。 市中级法院 及时摸排风险做好防控分析 市中级法院日前专题研究下发《关于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市法院司法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专项督办会,积极服务保障“项目攻坚2018”活动顺利开展。 具体而言,全市法院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损害、破坏项目征迁和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妥善审理项目建设中引起的民商事和行政诉讼案件。同时,进一步落实项目优先措施,优化涉重点项目建设案件从立案到执行的“绿色通道”;及时摸排风险,做好防控分析,主动提供司法建议和法律咨询。 市效能办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效能督查 在助推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效能办充分发挥效能督查手段,紧盯重点、节点、难点,突出问题导向,狠抓整改,帮助解决问题。 每月根据重点项目台账,对照时间节点、进度节点要求,及时发现进度滞后或推进成效不明显的项目,重点查找“前期滞后”“征迁进度缓慢”“要素保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开展“一季度一督查”,深入项目一线看进度、找问题。 就存在问题分门别类,狠抓整改。对马上能解决的问题发提醒单,对工作不力造成的问题发警示函,对普遍性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效能督查方式促进问题解决。 市行政服务中心 纳入绿色通道的重点项目可享“专属”审批方案 前期审批是保障项目落地开工的首要环节。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在服务项目快速落地工作中,积极构建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打出审批服务“组合拳”,与多部门协同协作服务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对纳入绿色通道的重点项目实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性质,对涉及项目审批的政策全线、报批流程等进行“一对一”专家会诊式的模拟审批,预估问题、倒排时间节点目标,为每个项目定制路径最短、时间最快的“专属”项目审批方案。 制作市级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卡,项目业主凭卡至窗口实行“一卡”申报。同时,创新“一窗”收件、集成联审,凡纳入绿色通道的重点项目申报审批手续,均由中心“一窗式”综合窗口收件,启动“1+1+n”交叉并联会商会审,加快项目报批。(记者 蔡紫旻 颜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