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南靖县船场镇,有一个美丽的村落,溪涧穿村而过,两岸兰花飘香,古道联通幽谷,村庄好似公园,它就是集星村。近年来,村里以产业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村民分享“生态红利”,日子越过越红火。 1月23日,记者前往集星村探访,记录村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故事,感受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 古道清流 家在景中春色满园 集星村依山傍水,东邻九龙江西溪,南有新田溪穿村而过,生态环境优越。走在村里的林荫小道上,常常分不清是身处公园还是在村民家的院落中。 在集星村丁仔角53号,78岁的老阿婆张介花房门前炊烟袅袅,一旁清澈的新田溪流水潺潺,古榕、石子路与阿婆家的小厝融为一体。揭开院中炉火上的锅盖,一碗白米饭、一盅炖肉、一罐红枣枸杞汤正冒着淡淡香气。当大家夸赞阿婆日子过得滋润时,阿婆笑成一朵花,堆满皱纹的脸上尽是安逸。阿婆说,平日里做完农活闲暇时,她常绕着屋边的公园和亲水步道散步,站在健身器材上摇摆,活络筋骨,村里修农民公园是好事一桩。 “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开放性公园有的直接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有的直接把村民家古厝和庭院包在园中,村民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随时随地享受建设成果。”村主任张贵永说。 集星村现存一条古驿道,是明清时期漳州至汀州、嘉应州的驿路,古榕树深深扎根寨墙,榕荫密布的古驿道一侧是静静的流水,曾经的渡口和圩市,早已繁华不再,只有老榕树依然傲立,见证着逝去的岁月。集星村以这条古驿道为轴心,在保护好这条古驿道和古圩市的同时,将村里的古厝、家庙串联一起,建成农民公园,村民还自发在公园里种了桂花树和三角梅,添置了健身设施,使公园成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集星村的农民公园总占地面积72亩,总投资96万元,分三期建设,前两期已完工投用,第三期仍在建设中。公园的建设方案如“亭仔角”凉亭等的修建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因此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集星村驻村干部吴瑞珍说:“农民公园建设的不少用地都是村民自愿无偿给村里使用,仅这一项就可以看出集星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深得民心。”2016年9月,村里投资24万元建成路边凉亭“集星亭”,村民纳凉休闲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集星村还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村道路水泥硬化、主干道绿化;开展河道清理、建设亲水栈道,建设垃圾池、垃圾房、化粪池等,还聘请三名村民,负责村主干道及农民公园环境的清扫。扎实有效的乡村建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集星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村、国家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产业带动 七旬老汉年收入20万 集星村靠山,种植的麻笋个头大、肉质厚、味甘鲜脆,麻笋销售一直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从前由于没有上下游产业支撑,麻笋种植受时间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限,如今村里集麻笋种植、加工等一条龙服务,麻笋产业逐步发展起来。 村民刘加生是村里的麻笋种植大户,今年他收获麻笋20多万斤,全部卖给村里的麻笋加工企业,收入颇丰。“今年的价格好,就直接卖给本村的企业了,去年有不少外地企业要加价跟我买呢!”刘加生说。 刘加生70多岁了,身体十分硬朗,儿女们都有各自的事业,不需要他帮扶。他种植麻笋120亩左右,每年收入20多万元,日子过得很富足,孙辈们的教育费用常常是他掏腰包,村里集资修路,他也带头出资5000元,一点不含糊。 除了发展麻笋、健美鸭、蜜柚、小水电站等传统产业,随着南靖土楼旅游的发展,地处山梅公路沿线的集星村也迎来了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新机遇,不少村民在公路旁开饭馆,卖旅游产品、从事机械维修和出租车生意,不少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村支书刘两根说:“集星村距福建土楼20公里,山梅旅游公路横穿村境7.4公里,是周边沿线村庄里最长的,交通便捷,发展旅游服务业优势明显,村里很多人借此做起乡村旅游服务,发展势头很好。” 村民张月琴的迎客佳饭店就开在山梅公路旁,店里干净整洁,布置合理,虽然不是周末,但是客人不少,生意红火。“从前夫妻俩在外打工,老人孩子都没法照顾,现在家乡生态环境好,旅游业发展好,我们就在家门口开饭店,又能赚钱,全家人也可以在一起。”张月琴边忙着招呼客人边说。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也吸引着企业前来投资,福建本草春“寨水一方”养生旅游综合体项目就落户在集星村。这个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300亩,目前已初具规模,吸引了100多位本地村民在此打工。项目主要建设民宿园、漂流、温泉酒店、水上娱乐城及部分景点等。项目建成后,将与位于山城镇的本草春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生态种植园相得益彰,助推集星村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18双“眼睛” 智慧集星平安放心 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但是村里还时不时出现偷窃、斗殴、交通事故等现象;上级发布的惠农政策,村务公开等,很多群众也不能及时了解。想群众之所想,集星村投资近50万元,积极打造智慧村庄管理平台,把平安建设、农技推广、党务村务、乡村服务整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农村管理高效率、农村生活智能化,让富裕起来的集星人感受“智慧乡村”带来的“春风”。 “只要你进入集星村,就进了监控区域。”在集星村的进出路口、主村道、公共区域等地方,18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如同18双眼睛,将集星村小学、村部、集星农民公园、溪边公园等村民集中活动区域尽收“眼”底,在村部的监控室就可看到实时状况。“自从安装了摄像头,村里治安变好了,村民通过广电网络就可实时监控家门口的情况,现在村里连偷狗的人都没有了。”刘两根介绍说。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享受“智慧乡村”带来的好处,集星村还开设了“智慧集星”微信公众号,公众号里便民服务、乡村动态、公共视频、互动交流、党员之家等内容丰富多样。打开便民服务菜单,村干部值班表等信息一目了然。 “无论人在哪里,只要关注‘智慧集星’微信公众号,就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集星村的村务、村貌等情况。”张贵永说,“村务公开还能形成倒逼机制,让村干部心头始终悬着一把剑,真正地为咱们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智慧乡村”平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村级管理效率,让老百姓也可以监督村务,同时,村民还可以享受到“五星级”的便民服务,村民在家通过遥控器简单操作就能轻松地缴纳电费、水费,预约十几家省级三甲医院挂号,学习各种种植养殖技术,查询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等,方便又简单。 岁岁有发展,年年有新象。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集星村正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以发展“实力”迎来“集星”高照满园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