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等,成为莆田代表团热议的话题。不少代表联系我市实施“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方华玉代表说,建议设立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基金,重点扶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专精特新”企业的转型升级。刘心文代表建议,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合理布局充电设施。黄福华代表建议,推动“一业一策”实施,组建供应链金融公司,加快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林建肯代表建议,加大力度扶持众协联鞋业供应链开放性平台建设。 人才、资金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宋建晓代表建议,省里在最前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莆田学院大力支持。张维林、鲍光耀、何建平、赵鲁山、林志萍代表建议,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朱素洁代表建议,多渠道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高质量的发展,不仅是在经济指标上有所新突破,也体现在文化传承、社会文明程度、幸福生活指数等方面。吴国顺、柯金国、吴文恩、连向红、蔡晃等代表说,要高度重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补齐民生重点领域短板,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许晨聪代表说,当前,莆田发展质量高,赶超力度大,气场足,与力量下沉、服务基层密不可分。他建议,健全领导干部“跑”基层的常态机制,让领导干部真正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出院子,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湄洲日报记者 黄国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