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叶陈芬 方敏) 特别关注 教师进修院校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教研、教科研、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技术及教学资源中心。我市市县两级进修院校在学历补偿、教育教学指导、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闽东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面对国家教育改革新要求和我市人民群众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期盼,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研、培训、质量监测等职能作用,促进全市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是值得各级党政部门关注和推动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市政协一直将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作为重点关注的课题,深入调研、协商座谈,并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全面强化我市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目标 委员“用心提” 我市教师进修院校基本创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由于经济、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市、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水平与全市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如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培训楼建于1971年,用材为石头预制板,没有主结构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基本设施严重损坏,2011年初已关闭使用。几年来,市教师进修学院培训、教研、会议等业务工作无固定场所,每年近2万人次的教师培训、教学、教研均需临时租用场地,严重影响市教师进修学院业务开展及功能的发挥。福安、福鼎、古田、寿宁、周宁等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也存在面积不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蕉城、屏南、柘荣等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目前场所系租用,装备建设滞后。此外,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我市教师进修院校的发展。 这些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林雯、杨良雄等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新建教师培训中心大楼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 促进闽东教育大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如果说优质的师范大学决定了教育工作者优秀的个人专业素质,那么一所优质的、配套完善的教师进修学院则是教育工作者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市教师进修学院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教研员和高素质、真抓实干的领导,给我们一线教师加油充电,使我们受益匪浅。”林雯委员说,宁德市民族中学党总支书记钟韩、宁德一中副校长原祥云、柘荣一中校长杨良雄、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江希炳等教育界委员,对于市教师进修学院标准培训大楼的建设有着共同的心声。一座标准的培训大楼缺位、进修学院工作无定所的现状,使全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等工作大打折扣。高考全国统一命题、中考全省统一考试,对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市教师进修学院研训楼列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刻不容缓。 “这几年宁德市教师进修院校在提升宁德市教育质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提升教师进修院校办学品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政协委员杨良雄提出了6条建议:大力扩展思路,聘请省内外兼职教研员;优化选用机制,优化教研员队伍;改革评聘机制,调动教研员积极性;提供研修平台,选送教研员到高校访学或跟岗学习;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评选优秀院校,强化督导评估。 直面难题 调研“沉下去” 对教师进修院校发展做长久决策、长远规划,把教师进修院校建设与发展列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市教师进修院校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学科专任教师。”“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会上,委员们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建议。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等承办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作出了回应。 林月玲副市长说,这种“提、办”双方面对面互动交流形式,有利于增进了解互信,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阳光行政”,有利于提高提案办理的实际成效,让她深受触动。同时,她表示,市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推动我市教师进修院校的建设。 委员的建议引起了市政协高度重视,市政协主席兰斯琦主持召开主席会议研究,将这两个提案确定为提案办理重要协商议题。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2017年7月至8月,市政协副主席刘水金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提案办理部门负责人深入市教师进修学院及蕉城区、寿宁县、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调研,了解实情,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协商办理意见。 调研中,刘水金指出,“教师进修院校在师资培养、教育质量提升上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各级政府能从教育大局着眼,加快市教师进修学院及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2017年8月18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协邀请市政府副市长林月玲参加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与市政协委员、教师进修院校代表面对面交流座谈、互动协商,进一步梳理我市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要充分认识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 把脉开方 政协“巧出力” 调研组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形成了《关于加强宁德市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调研报告》。报告建议,要提升思想认识,支持教师进修院校建设。要按照2017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意见》(闽教师〔2017〕15号)的文件精神,尽快出台《关于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教师进修院校纳入市、县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教师进修院校建设与发展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与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一起统筹谋划、一起部署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以加快补齐教育事业短板为契机,积极推动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改善教师进修院校办学条件,将市教师进修学院建成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鉴于市级教师进修学院研训综合楼属危房,已经关闭使用,建议市政府尽早启动市教师进修学院研训综合楼建设。同时,报告建议,要落实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用足够的经费保障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配齐配强学科专任教师,把好师资入口关。提高专业门槛,调整、改变现有学科不平衡现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推进我市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成效显著 政府“真给力” 在市政协的大力呼吁下,市政府市长郭锡文多次召集有关职能部门研究探讨我市加强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的有关问题,于2017年12月29日出台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质量的意见》(宁政〔2017〕37号),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市教师进修学院研训大楼建设,2019年福安、福鼎、蕉城、霞浦教师进修学校实现标准化;注重解决教研机构人员职称岗位设置不足问题,适当提高教师进修院校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加大教研经费投入,市、县财政每年安排教研经费用于教研教改提升需求;全面落实5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市属中小学校教职工继续教育培训费按上一年度核定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2.5%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当地教职工核定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2%至2.5%比例落实,并纳入财政预算,其中教育强县要达到2.5%以上。 2018年1月18日至20日,市政协召开了四届二次会议。在分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局长赵榕生不无自豪地说,我市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质量的意见》后,部分设区市教育部门立即联系到我市考察取经,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委员们也欣喜获悉市政府已将市教师进修学院研训楼建设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2018年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工作中的一项内容,正全力加以推进。目前,市教育局已完成市教师进修学院研训楼原址重建前期设计初步方案并报请市政府和规划局,待批复后即可着手实施可研及相关征迁工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市政协委员的大力推动下,我市教师进修院校建设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