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减风险 莆田网讯 秀屿区是我市水产养殖大区,全区已形成鲍鱼、牡蛎、海带、龙须菜、紫菜等养殖品种组合的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是全省主要的鲍鱼、龙须菜、海带养殖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鲍鱼、海带、紫菜育苗基地之一。连日来,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和镇村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深入南日、平海、埭头等渔业重镇和养殖区,现场指导企业做好虾、蟹、鲍鱼、斑石雕等水产品的防寒防冻工作。 为防御寒潮低温天气,秀屿区及时向养殖户发布低温预警、水产养殖低温灾害防范技术措施等灾害预警、防灾救灾指导信息。同时,要求对养殖场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提前做好设备设施维护、搭建保温棚和加高池塘水位等保温措施,确保水产养殖品种防冻避寒;及时引导养殖户将存塘商品鱼起捕出售;加强与上级水技专家联系,紧密跟踪水产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治,确保水产养殖减轻风险、减少损失。 (刘金通) 农作物穿上“新衣” 莆田网讯 眼下正是西红杮采收时节,但连日的低温暴雨天气对涵江广大西红柿种植户却是一个大考验。1月9日,天刚放晴,该区农业局农技干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果农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 在涵江区白塘镇三八片镇前村,数百亩西红杮已全部“穿上”塑料薄膜,农技干部一边指导果农对积留在覆盖塑料薄膜上的积水进行清除,一边对现场倒塌或松散的竹架子进行扶正加固,手把手指导果农及时清沟排涝、疏通畦沟,清理菜地中的死株、枯枝烂叶等杂物。农技干部叮嘱果农在强寒流来临前,将可能被冻坏的成熟西红柿及时抢收,分选包装分批上市,以减少损失。 针对近期的霜冻和风雨天气,该区农业部门还及时制定当前农作物防寒防冻措施,下发防冻技术资料等,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方便种植户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方薇 林亦霞) 公交巡查保安全 莆田网讯 连日来,为有效防御寒潮低温大风天气,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值班巡查,对设备进行防寒抗冻检测等,确保车辆出行安全,把每一位乘客安全送达。 1月7日晚11点半,该公司一辆59路公交车回场过程突然抛锚堵在公交南站的安全消防通道。为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该公司立即组织防汛组成员、场站保安及驾驶员等,将抛锚车辆推到场地宽阔的地方上,及时排除险情。 据了解,该公司智能调度中心实时跟踪天气变化情况,并及时下发安全行车应急避让的提醒信息;防汛值班组到凤凰山广场站、白沙首末站、萩芦首末站等人员密集的场站及山区线路加强巡查,重点巡查夜间车辆停放安全和充电情况等,确保安全出行。(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 存栏鸡苗睡“暖炕” 莆田网讯 1月9日早上寒气逼人,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养殖户李金明鸡舍内却温暖如春:35度左右的鸡舍里,0.5万羽半月大的鸡苗在一层厚厚的秕谷上自在地啄食。 每到冬季,是肉鸡养殖保温的关键期。针对近期的寒潮低温天气,灵川镇第一时间组织包村干部和技术人员分赴各村,现场传授防寒科学技术,指导全镇20多户生态养殖户为肉鸡有效防寒保暖,力争使15万多羽存栏鸡正常过冬。 除了养殖技术传授指导,该镇养殖户们根据自家鸡苗的成长情况,及时修补破损漏风的鸡舍,添置燃煤炉、保温架等温控设施,加盖帆布保温层,并在每个鸡舍内铺上一层厚厚的秕谷,让这些鸡苗睡上“暖炕”,提高鸡群御寒能力。 (易振环 陈金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