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晋江有大爱 慈善事业薪火旺

2017-12-26 19:43 来源:泉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进

浓浓冬日情,拳拳慈善心。近日,许远南等17位慈善人士被晋江市政府授予“慈善世家”、“慈善家”、“慈善大使”。

“一个日子,因为有爱,才有了意义;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温暖、更加令人向往。”15年前的12月18日,晋江慈善总会正式成立,从此,12月18日在晋江市民心中深深烙上了爱的印记。

15年来,晋江的慈善之风越吹越暖,海内外500万晋江人聚似团火、乐善好施,同时又散若繁星、广行善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大美与大爱。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接续奋斗的号角,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也是晋江未来三年的“三大任务”之一。

今后,晋江将充分发挥慈善力量的优势,围绕改善民生、服务人民,多引社会资源、多行助力之举,通过“点对点”的精准扶贫,参与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民生基础设施等建设,集涓涓细流为滔滔爱河,共同推动“民生补短板、城市提品质”,共同兑现“小康路上不丢一人、不落一户”的庄严承诺。

同在蓝天下,都是一家人。站在15周年的历史关口上,晋江慈善力量将不忘初心,向爱再出发,携手撑起一片大爱的蓝天,让慈善花香溢满晋江。

把“面子”开支变成公益捐资

15年来,慈善在晋江已成为一种态度。

晋江人以乐善好施的传统、崇德向善的美德、豪爽大气的胸怀,推动晋江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慈善基金209个,累计募集善款达34亿元。其中,晋江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达到29.28亿元,安海教育发展基金募资超过2.3亿元,英林心慈善基金超亿元。

近日,兴业科技董事长吴华春借爱子结婚之日,以吴华春家族名义向晋江慈善总会捐赠善款500万元。近年来,吴华春家族践行企业慈善诺言,从创办企业至今,累积捐赠善款达4000多万元,大力奉献公益。

晋江人有“输人不输阵”的面子情结,又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针对这一特点,晋江近年来因势利导,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的转变,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把“面子”开支变成公益捐资,把“大办俗事争面子”变成“多行善事有面子”,推动移风易俗与公益发展同频共振。

晋江慈善总会向全体理事发出“简办节约、捐资行善”的倡议后,得到了广泛认同,在有识之士的示范和带动下,5年来收到积极响应者捐献的礼金6.8亿元,历年累计收到婚丧喜庆捐赠14.09亿元。这不仅开辟了善款筹措的新渠道,也推动了移风易俗的进程。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善心集成大爱。更可喜的是,晋江简办红白喜事、捐赠公益事业已经从“富人的修为”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了独特的慈善文化。

当前在晋江,善款募集方式已经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惯例走向规范,基本建立起包括日常募捐、定向捐赠、冠名基金、留本捐息、重大突发性灾难紧急募捐等项目和方式在内的慈善募捐制度,充分调动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经济状况的人共同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义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不比排场比慈善”,这种鲜明态度在晋江已成为群众舆论的主流,形成积极向上的大众公益文化。

让每一分善款精准传达善意

15年来,慈善在晋江已成为一种力量。

晋江慈善总会精心实施一系列“慈善工程”,先后投入15.14亿元,扶助困难群众超过17万人次,合力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晋江”的光彩乐章。

“为10848名特困对象解决治病问题,补助被征迁困难群众1824名,资助5762名贫困学生就学,为1000个特困户购置电视机并安装有线电视,慰问贫困母亲500人,慰问两癌特困妇女380人,扶助75名被征地低保人员交纳养老保险,扶助18132名低保户参加新农合,另外还投入6.72亿元用于卫生、教育及老年福利等慈善公益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近日,在晋江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上列出了过去5年的善款使用情况。

据统计,最近5年来,晋江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1.88亿元,累计投入7.56亿元开展“医疗救助、助学、荧屏文化、扶助被征地低保人员养老保险、扶助低保人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关爱母亲工程、两癌特困妇女救助、四帮四扶”等慈善活动和慈善公益项目建设,救助困难群众38521人次。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近年来,晋江慈善总会始终与政府保持良性互动,紧盯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多送雪中之炭、多解燃眉之急,努力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慈善的温暖。

当前,晋江正努力用每一个善行感召更多人参与慈善,在继续推广、传承好传统好做法的同时,还将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不断探索“互联网+慈善众筹”等便捷方式,营造“人人皆可慈善、人人都能参与”的城市慈善文化,同时确保每一分善款都能精准传达善意,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的人。

传棒接力让慈善事业生生不息

15年来,慈善在晋江已成为一种文化。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慈善队伍行列,从晋江慈善总会成立到村级慈善互助协会设立,从英林心慈善基金筹设募捐超亿元,到海联会换届就职典礼现场捐资6650万元,从花甲伉俪简办喜宴捐款,到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帮扶,越来越多的暖心善举涌现城市各个角落,慈善文化已经成为晋江鲜明的精神底色和闪亮的城市名片,并有力为晋江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取得世中运举办权增色加分。

近日,在晋江永和镇加环文化广场启动建设仪式上,旅港乡贤姚加环为该项目捐赠土地及款项折合人民币1100万元。这个项目位于永和镇区,是一个集休闲、锻炼、大型活动场所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广场,预计在春节期间交付使用,今后当地群众既可以在这个广场健身和开展文化活动,也可以在这里感受和感知更多的党建、科教和文化的气息。据悉,姚加环家族历来热心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多次慷慨解囊为家乡修桥筑路、投资办学,广受赞誉。

无独有偶,在近日举行的晋江海联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就职典礼上,举行了一场华侨公益慈善项目捐赠仪式,一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慷慨解囊,共捐资6650万元助力家乡晋江发展建设,惠及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

慈善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项为民解忧、施善福祉的公益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晋江优秀企业和爱心人士,把支持慈善事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回报家乡人民的重要途径,在家乡城镇建设等公益事业中屡作贡献、传棒接力,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慈善事业的薪火传承和生生不息!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林锦鑫)